第192期
2022年7月號
第225期
2025年4月號
第224期
2025年3月號
第223期
2025年2月號
第222期
2025年1月號
第221期
2024年12月號
第220期
2024年11月號
第219期
2024年10月號
第218期
2024年9月號
第217期
2024年8月號
第216期
2024年7月號
第215期
2024年6月號
第214期
2024年5月號
第213期
2024年4月號
第212期
2024年3月號
第211期
2024年2月號
第210期
2024年1月號
第209期
2023年12月號
第208期
2023年11月號
第207期
2023年10月號
第206期
2023年9月號
第205期
2023年8月號
第204期
2023年7月號
第203期
2023年6月號
第202期
2023年5月號
第201期
2023年4月號
第200期
2023年3月號
第199期
2023年2月號
第198期
2023年1月號
第197期
2022年12月號
第196期
2022年11月號
第195期
2022年10月號
第194期
2022年9月號
第193期
2022年8月號
第191期
2022年6月號
第190期
2022年5月號
第189期
2022年4月號
第188期
2022年3月號
第187期
2022年2月號
第186期
2022年1月號
第185期
2021年12月號
第184期
2021年11月號
第183期
2021年10月號
第182期
2021年9月號
第181期
2021年8月號
第180期
2021年7月號
第179期
2021年6月號
第178期
2021年5月號
第177期
2021年4月號
第176期
2021年3月號
第175期
2021年2月號
第174期
2021年1月號
第173期
2020年12月號
第172期
2020年11月號
第171期
2020年10月號
第170期
2020年9月號
第169期
2020年8月號
第168期
2020年7月號
第167期
2020年6月號
第166期
2020年5月號
第165期
2020年4月號
過去期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2(七):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考古發現與研究

講者:顧萬發 博士(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


日期:2022年7月29日(五)


時間:下午4:00-5:30

語言:普通話


登記網上講座:請按此處(必須報名參加,成功報名人士將收到電郵確認及網上直播連結)

查詢:rpcaa@cuhk.edu.hk / 39430454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


講座簡介

雙槐樹遺址位於河南省鞏義市,距今5300年前後,面積約117萬平方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核心聚落遺址,專家將其命名為「河洛古國」。雙槐樹遺址被三重環壕圍繞,形成嚴密的防禦體系。遺址中還發現了大型院落基址、「一門三道」的形制、最早的甕城結構、大型板築建築及夯土祭壇遺跡以及牙雕蠶等與絲綢起源相關的重要遺物。遺址以鄭洛、嵩山和附近橫跨黃河兩岸地區為基本範圍的河洛古國的都邑,是當時黃河流域文明的核心,農桑並重、玉帛並禮、天人合一等中華民族最具獨特性和代表性的文明特徵,在這一階段早已成型,標誌著5300年前後是中華文明形成的黃金起始期。 


講者簡介

顧萬發,199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學系考古學專業。現任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黨支部書記、院長,研究館員。並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考古學會副會長,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省一級期刊《黃河黃土黃種人》雜誌下旬刊《華夏文明》主編,鄭州大學碩士生導師,鄭州市領導直接聯繫高端人才等。同時榮獲國家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文物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方案審核專家、中原基礎研究領軍人才、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等榮譽稱號。

工作以來,以主要成員身份參與了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有關考古項目等,並參與負責中埃、中羅合作的「中華文明走出去」工作。獲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獎3項、國家田野考古質量獎一等獎1項等省部級專業獎項及榮譽稱號9項。

主要從事新石器時代考古、夏商考古以及中國早期藝術史研究、公眾考古學傳播研究。主要著力於仰韶文化聚落考古研究、新砦期與早期夏史研究、中國古代玉器研究、彩陶文化研究以及商周青銅圖像學研究。

出版專著有《田野考古與藝術史研究論文集》《文明之光——古都鄭州探索與研究》《靈氛與聖光——大氣光象考古學的理論與案例研究》《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發掘報告》(龍山文化部分)。其主持編寫的《鄭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文化遺產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獲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金尊獎」。主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學術著作13部,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會議論文集及各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30餘篇。


20220623172920jpeg

20220623172926jpeg

20220623172935jpeg

20220623172943jpeg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