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期
2022年9月號
第225期
2025年4月號
第224期
2025年3月號
第223期
2025年2月號
第222期
2025年1月號
第221期
2024年12月號
第220期
2024年11月號
第219期
2024年10月號
第218期
2024年9月號
第217期
2024年8月號
第216期
2024年7月號
第215期
2024年6月號
第214期
2024年5月號
第213期
2024年4月號
第212期
2024年3月號
第211期
2024年2月號
第210期
2024年1月號
第209期
2023年12月號
第208期
2023年11月號
第207期
2023年10月號
第206期
2023年9月號
第205期
2023年8月號
第204期
2023年7月號
第203期
2023年6月號
第202期
2023年5月號
第201期
2023年4月號
第200期
2023年3月號
第199期
2023年2月號
第198期
2023年1月號
第197期
2022年12月號
第196期
2022年11月號
第195期
2022年10月號
第193期
2022年8月號
第192期
2022年7月號
第191期
2022年6月號
第190期
2022年5月號
第189期
2022年4月號
第188期
2022年3月號
第187期
2022年2月號
第186期
2022年1月號
第185期
2021年12月號
第184期
2021年11月號
第183期
2021年10月號
第182期
2021年9月號
第181期
2021年8月號
第180期
2021年7月號
第179期
2021年6月號
第178期
2021年5月號
第177期
2021年4月號
第176期
2021年3月號
第175期
2021年2月號
第174期
2021年1月號
第173期
2020年12月號
第172期
2020年11月號
第171期
2020年10月號
第170期
2020年9月號
第169期
2020年8月號
第168期
2020年7月號
第167期
2020年6月號
第166期
2020年5月號
第165期
2020年4月號
過去期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2(九):中條山地區夏商時期銅礦資源的利用

講者:王曉毅 博士(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


日期:2022年9月30日(五)

時間:下午4:00-5:30

語言:普通話

登記網上講座:請按此處(必須報名參加,成功報名人士將收到電郵確認及網上直播連結)

查詢:rpcaa@cuhk.edu.hk / 39437417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



講座簡介


中條山地區是夏商時期距離中原最近、儲量最豐富的銅礦產地,早在二里頭至二里崗時期就已有較大規模銅礦的開採和冶煉。通過對該地區早期礦冶遺存的考古調查、聞喜酒務頭墓地發掘資料整理、夏縣東下馮遺址調查勘探及周臨地區早期冶金遺物和青銅器的科學分析,從資源、技術及社會的角度,探討夏商時期中條山地區銅礦資源的控制與利用和銅冶金手工業的生產組織,闡釋晉南地區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講者簡介


王曉毅,山西新絳人,1975年6月生,中共黨員,研究館員,理學博士。現任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山西省考古學會理事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主要從事考古學、技術史與科技考古、文化遺產保護等研究。

先後主持或參加過垣曲上亳、芮城清涼寺、襄汾陶寺、曲沃晉侯墓地、蒲州故城遺址、興縣碧村遺址、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等多項重要考古工作。其中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獲2016年度國家文物局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版考古報告《垣曲上亳》、《屯留余吾墓地》、《武當山柳樹溝墓群》及專著《歲月遺珠——20世紀山西重大考古發現的文化解讀》、《山西通史·遠古》,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從陶寺遺址的考古發現看堯舜禪讓》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條山地區夏商時期礦冶遺存考古調查與綜合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隰縣瓦窯坡墓地考古報告》、國家文物局《地方文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運行管理與制度研究—以山西為例》、山西省文物局《河津窯調查和科技研究》和《隰縣瓦窯坡墓地青銅器綜合研究》、山西省科技廳《隰縣瓦窯坡墓地青銅器科技保護研究》、《橫水西周墓地出土青銅器科技保護研究》等科研課題7項。


20220826045603jpeg

20220826045654jpeg

20220826045713jpeg

20220826050045jpeg

20220826050644jpeg

返回